1232个执法事项的“大城管”探索——上海浦东城管执法改革成效明显
来源:中国建设报作者:2017-09-29
上海市浦东新区于2006年率先开启了“大城管”工作格局探索,2015年最新一轮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成后,执法事项已达19大类、1232项,远超上海市其他区的10大类、428项。经过两年的执法实践,改革成效明显,执法主体更加明确,联动性增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执法实效。
提升效能 填补真空
目前,在浦东新区,与城市管理及规划密切相关的执法事项基本都纳入到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浦东城管执法局”)。除了上海市城管执法系统通常包含的市容环卫、市政、绿化、水务等执法内容外,浦东新区增加的执法类别包括原规土局负责的违法用地执法、原建交委负责的群租执法等。环境监察支队更是全上海惟一一支整建制划拨到区城管执法局的队伍。
“管执分离是浦东新区这轮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浦东城管执法局政治处处长邓志华说:“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分开,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管理与执法公平。同时,集中执法事项整合了执法力量,避免多头执法,提升了执法效能。”
重拳整治涉重金属物排放企业的环境污染是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关于涉重金属企业治污水平低、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普遍的反馈意见,浦东城管执法局环境监察支队和负责全区水务执法总牵头的三大队打出组合拳,不断强化监管力度。
据三大队副大队长俞兰昌介绍,两支队伍2017年上半年对辖区内38家涉重金属物排放企业排放达标情况开展了7次综合执法,目前相关企业已关停9家,因重金属超标排放被立案查处的有4家。
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林磊介绍说:“上海水务执法对企业水环境监管的方式是分析排水样本是否超标。配套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日常管理是否到位等都是环境执法部门负责的,容易存在执法盲点。”而在浦东城管执法局,环境监察支队与三大队于2016年制定了加强执法协作的工作方案,2017年起每季度都会进行综合执法,实现了对废水排放企业的全方位监管,填补了管理真空。
此外,执法权下放街镇一线的体制改革也为专业执法队伍分担了压力。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区域面积占上海市的1/5,区内经济业态丰富,环境状况复杂,工业污染源达1.9万个,年均信访量5000余件次,环境执法工作量占全市的1/4。林磊说:“环境监察队伍整建制划入城管执法局之后,我们还获得一项明显优势,就是能够将环境执法中不需要专业检测技术手段且与市容环境联系更为紧密的工作,如餐饮油烟、石材加工等下沉到街镇中队。划转事项投诉量占全年信访量的1/4左右,解放了专业执法力量。”
98%的队伍力量充实一线
除环保执法外,执法队伍力量集中还填补了浦东新区多项执法空白,并提升了执法时效性。
石油天然气管道上违法搭建问题原本由市发改委负责执法,但限于人力,并不能全面开展执法监督。综合执法后,浦东城管执法局组建了专门队伍,对全区所有石油天然气管道进行巡查排摸,并拔除了多个安全隐患点。改革前,对于违法用地上的违法建筑,土地管理部门只能依托《土地管理法》申请法院采取司法强制手段,程序多、周期长。而城管执法部门可以依托《城乡规划法》,采取行政强制手段,时间短、效率高。
邓志华表示,为了促进执法效能提升,浦东新区在管执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执联动,完善运行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城管执法局与新区各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以及与市条线部门的协调机制;着力加强公安机关对城管执法局的执法保障,提升城管执法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强化网格化发现机制与城管综合执法的有效对接,推进联勤联动。
浦东新区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另一目标是做实执法主体,加强一线执法力量。全局下设环境监察支队和6支区域性执法大队,负责环境监察、路政、交通、水务、规划等专业执法,对一些重大执法案件和疑难复杂、跨街镇、社会影响大的执法案件,区域性执法大队又可以应急机动进行增援。另外,在世博、国际旅游度假区和36个街镇分别设置综合性的执法中队。
据邓志华介绍,目前浦东新区城管执法局编制数1798个,局机关仅占2%,其他98%均为行政执法编制,目的就是为了充实一线。同时,浦东新区城管执法系统在上海市率先开展了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改革,提升一线队员工作积极性,为建立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执法团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年来,浦东新区的“大城管”工作格局解决了执法力量碎片化、执法方式不统一、执法界面不清晰、执法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升了执法的公正性与时效性。在此基础上,城管执法队伍的话语权和整体形象也得到提升。未来,浦东城管执法局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大胆作为,为城市管理工作作出更多有益探索。
本报记者 丁艳彬 通讯员 曹 颖